问:贾老师您好。请问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决定以这样的形式来创作这本《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的呢?
贾云峰: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我与女儿之间日常的交流。她作为一位00后的年轻人,对文化和旅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与她的对话,我发现年轻一代对于文旅的看法和需求是如此的不同,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就想,为啥不把这些有趣的对话记录下来,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种可以分享的知识呢?
我的女儿为我这位“学生爸爸”精心准备了十堂文旅课,我们打破传统的旅游观念,关注居民的真实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这十堂课探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和旅游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现代文旅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设定不仅让内容更生动有趣,也体现了本书的一个亮点——代际对话。
问:在《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中,代际对话是如何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文旅行业的挑战与机遇的?
贾云峰: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文旅策划工作的人,我通过与女儿的交流,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这个行业,看清了现在文旅行业的一些挑战和机会。
在和我女儿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城市或者旅行地时,考虑的因素特别细。比如说,他们不仅关心房价、物价这些“硬指标”,还看重水果的价格、紫外线指数、方言好不好理解、当地人够不够包容等细节。这让我明白,要吸引年轻人,光有漂亮的景点还不够,得提供一种全方位的好生活体验。
我女儿走遍世界,她不会用大道理来说事,而是喜欢讲自己的故事,分享她的感受。比如,她会告诉我,一个城市的温度不仅仅体现在那些光鲜亮丽的地方,像下水道、菜市场这样的地方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良心。这种视角让我认识到,我们在做文旅策划的时候,应该更看重生活的质感,而不是只追求表面的华丽。
她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她说现在很多国际大品牌都喜欢从东方文化中找灵感,设计出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的商品。这启发我思考,我们自己这么多好东西,为啥不拿出来好好展示呢?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把这些变成吸引人的卖点,不正好符合现在大家追求个性化的趋势吗?
和女儿的对话让我看到,文旅行业要想做得好,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同时不忘传承和发扬本土的文化。时代不同了,新一代的想法也跟着变,通过交流,我们大家可以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问:这本书的名字很有意思,为什么选择通过“十堂文旅课”的形式来探讨文化和旅游话题?这样的设置对读者的理解有何影响?
贾云峰:选择通过“十堂文旅课”的形式来探讨文化和旅游话题,主要出于几个维度的考虑:
首先,教育性和系统性是关键。每一堂课都像是一个小型讲座或研讨会,专注于特定的主题或概念,如融合、危机、数字化等。这样的安排使得复杂的话题可以被分解成易于消化的部分,帮助读者逐步建立起对文旅行业的全面理解。我希望可以以这种方式,把我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从中受益。
其次,互动性和对话感是我特别看重的。书中采用了我和女儿之间的对话形式,这增加了文本的生动性和亲切感。不同于单向的知识灌输,“十堂课”中的讨论更像是朋友间的交流,充满了互动和思想碰撞。我希望这种形式能够拉近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并激发他们对于所讨论问题的兴趣和参与度。
再次,实践导向的学习体验也是我们设计这本书时的重要考量之一。每一堂课都是围绕实际案例展开的,既有理论也有实例分析,比如提到《吃鸡》村镇合作赛、云台山景区建立产学研基地等具体项目。这让读者不仅能了解到最新的发展的新趋势,还能清楚看到这些理念如何应用于真实的生活中,从而获得更为直观的认识。我一直在强调,理论要结合实际,这样才可以真正处理问题,推动行业发展。
代际视角的结合为本书增添了不少亮点。通过我的策划经验与女儿的新鲜眼光相结合,形成了跨时代的对话。年轻一代的观点为传统思维注入了活力,而我的经历则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社会洞察。两者相辅相成,使得书中的观点更加全面且富有前瞻性。我觉得这对读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展示了不同世代之间如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希望每堂课后留给读者的空间去思考和总结,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出疑问并寻找答案。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促使读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我认为,一本好书,不单单是在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启发人们思考,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问:每一堂文旅课是否都对应着特定的文化背景或者旅游场景?这些课程设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贾云峰:每一堂文旅课确实都对应着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旅游场景。这样的设计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背后有着明确的逻辑和目的。
文化是内容,旅游是场景。我认为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而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吸引游客的主要的因素。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有意将不一样的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比如,在讨论“融合”这一主题时,我们提到了云台山景区如何结合当地的历史传说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充满创新活力的旅游体验。这不仅展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另外的地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第一,场景化教学更易引起共鸣。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当地考验查证,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讲述“形态”这堂课时,我和女儿探讨了成都怎么样打造城市生活圈,并且具体介绍了安义夜巷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公共空间。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外地游客感受本地生活的窗口。通过对这类典型场景的剖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理论知识,并激发他们对自身所在城市的思考。
第二,问题导向促进深度交流。每一堂课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这样一些问题往往来自实际在做的工作中的困惑或者是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危机”为例,我们关注到一些曾经辉煌的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遇到困难,进而探讨如何通过文旅策划帮助它们重新找回存在感和发展趋势。这种基于现实问题的教育学生的方式,使得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践需求,同时也鼓励学员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形成良性互动。
第三,跨代际对话丰富视角层次。正如前面提到过的,书中的对话形式不单单是为增加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我女儿的观点为传统思维注入了新鲜血液,她提出的许多建议都是从年轻人的方面出发,反映了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产品和服务的不同期待。比如,在谈到数字化赋能时,她强调了平台经济的重要性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应用潜力。这样的交流有助于打破固有观念,拓宽我们的视野,使课程内容更加全面且富有前瞻性。
每一堂文旅课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引发读者对于自身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通过文化背景与旅游场景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老一辈经验与年轻一代创意之间的桥梁,共同探索中国文旅行业的无限可能。
问:贾老师提到未来文旅行业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请问这是否意味着小众市场将成为主流?城市文旅该怎么样调整策略以适应这种转变,您有什么建议?
贾云峰:未来文旅行业确实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小众市场会完全取代大众市场成为主流。相反,我认为这更像是一种趋势的演变——传统的大规模旅游模式将继续存在,但与此同时,针对特定群体或兴趣爱好的定制化、特色化的旅行体验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意识的觉醒,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崛起,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工作之余心灵的沉浸与放松,以及更经济、更惬意、更有趣的旅游方式。这些变化促使旅游目的地需要出示更真实的体验与多元化需求的满足。因此,虽然小众市场不会彻底替代大众市场,但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且会在某些方面引领潮流。
对于城市文旅来说,需要更看重本地生活的独特性和真实性,让游客不仅仅可以体验到城市的美丽风景,更能深入感受到这座城市居民的真实生活方式。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与本地生活结合,强化内容创造与故事描述与本地生活结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与本地生活结合,促进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与本地生活结合,打造本地生活+场景与本地生活深层次地融合,等等。
建立“本地生活+旅游”的新模式,让城市文旅可以在保持灵活性和创新精神的同时,紧密围绕本地生活展开,创造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旅游服务产品和服务,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切都回到生活中,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文:梅慧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从12.89万跌至5.5万!沦为合资“价格屠夫”,184ps喝92油,却无人欣赏
2024年,美国GDP为29.2万亿美元,增长2.9%,与我国相比如何呢?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吴尊过年分享全家福,14岁neinei挂灯笼大长腿吸睛,max忙于做菜
国星宇航冲击港股IPO,洪泰基金、深创投等为股东,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在轨AI超分商业卫星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1561872638
邮箱:2853760590@qq.com
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宁华路288号